• <strike id="7c4j8"></strike>

    <strike id="7c4j8"></strike>
    1. <center id="7c4j8"></center>

      【文章】在大貓谷, 我們把自己作為方法

      2021-05-25

      前幾天,10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雪豹日。

      基于前些年諸多伙伴們的努力,在政府部門、眾多機構以及公眾的關注下,雪豹正在日益成為明星物種。在四川,小伙伴們也提出了雪豹和大熊貓雙旗艦的概念,雪豹得以和大熊貓相提并論,一時風光無兩。


      圖片

      昂賽紅外相機中的雪豹


      趁這個機會,我想整理下這些年山水關于雪豹的工作,聊聊大貓谷。如果山水的雪豹項目需要一個完整敘述的故事,大貓谷無疑是合適的。從雪豹監測和研究開始,在這個地方,我們曾經以及正在試圖講述一個地方人與雪豹共存的可能。

      這些工作,后來剛好得以與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結合了起來。一個基層的試點,回應了一個宏大敘事下的制度機制建設,這本是很多民間組織所追求的事情。但從邊緣到中心,作為一家公益組織,我們總會嘗試提醒自己,當關注的話題快要接近中心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往邊緣移動一下。在一個事情,看起來漂亮的時候,是否應該繼續保持追問的心態,去窮極事情的背后。


      圖片

      國家公園特許經營機制建設研討會 圖源/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隨著公眾關注度的提高,宏觀政策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不斷重視,機構籌款和受關注度的關聯性越來越強,機構很多時候需要像一個流量明星,跟隨話題,不停的奔波與忙碌。但是,一個項目的數字終究是給別人看的,有多少只雪豹、有多少自然體驗者、以及有多少的收入。山水是一家公益組織,我們并不擅長做自然體驗,在旅游上也完全是一個門外漢。我們追求的,不是經濟收入的多少,而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在政府尚未關注,或者市場化尚未普及的時候,早一點地看到問題,講述出問題,描繪出可能。

      而這,或許才是山水存在的理由。


      01 大貓谷,一個保護項目

      2014年,我們第一次生物多樣性快速調查(RAP)到達昂賽的時候,那條沿著瀾滄江的公路剛通不久。2015年底,我們和社區一起開始了監測,包含了社區訪談和生物多樣性調查,通過對大峽谷里幾乎每一戶的訪談,與牧民一起布設紅外相機,我們和牧民伙伴們建立了聯系。2017年,我們完成了昂賽鄉監測的全覆蓋,86名牧民監測員,1400平方公里。2018年,這里初步統計出了40只雪豹和7只金錢豹,后來這一數字更新為46只雪豹和10只金錢豹。


      圖片

      紅外相機中的金錢豹


      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開始,我們在昂賽的工作,從雪豹保護開始轉變為:“在國家公園的政策背景下,牧民應該如何應對和參與”;這其中,自然體驗成為我們和社區必須面對的課題。或許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樣,我們最初想要參與國家公園試點,并不是因為希望把握政策的風口;而是認為,在三江源這樣一個依然存在良好的社會生態系統的地方,一個宏大政策帶來的不止是機遇,也有可能是威脅和挑戰。


      圖片

      參與自然體驗社區會議 供圖/劉馨濃


      隨后,從自然觀察節開始,這個基于監測研究和社區保護的自然體驗開始慢慢長出雛形;而人獸沖突補償基金的落地,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雪豹的活動節律。于是,昂賽大峽谷成為了今天的“大貓谷”。

      在一路走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提醒自己:對于山水來說,這不是一個發展項目,依然是一個保護項目。自然體驗終究是路徑,而不是目的地。


      圖片

      昂賽大峽谷風光 攝影/董正一


      在很多的理論研究和敘述里,諸如自然體驗和生態旅游的發展,經濟收入的增加會帶來保護成效的提高;但在昂賽,我們發現,這個邏輯或許并不是那么的直接與清晰。

      我們需要看到,自然體驗者的行為是否完全符合規定,絕對不會干擾野生動物;自然體驗帶來的收益是否會打破社區原有的治理結構和社會關系,不會引起惡性競爭等負面行為;而更為關鍵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外來人的到來,在現代和落后、野蠻和文明、美麗和丑陋的二元定義下,是否會加快這里傳統文化的改變,從而改變牧民對待自然,對待神山圣湖的態度——但這些文化,對于自然的敬畏與平等,才是這片土地能夠保留至今最重要的內涵。


      圖片

      牧區居民的傳統生活方式 攝影/Fre?de?ric Larrey


      所以,過去的兩年,我們像在做一場實驗:把自己扔進了大貓谷,一邊和社區共同回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對于自然體驗的需求,一邊來評估這些行動給社區可能帶來的影響。


      02 大貓谷,終究是牧民的家

      從2018年到2019年,我們對大貓谷17戶接待家庭的經濟收入狀況進行了跟蹤調查。

      圖片

      制圖/劉馨濃


      在經濟收入上,隨著蟲草市場價格的下跌——從2018年的均價6.3萬/斤降至2019年的3.7萬/斤,蟲草收入在受訪接待家庭戶均收入中的占比從前一年的68.8%,降至57.4%。因此,盡管自然體驗社區收益分配制度的實行使得接待家庭2019年的自然體驗項目收入額度較上一年略有下降,但這部分收益在受訪家庭年收入中的占比仍然從2018年的7.6%,升至了2019年的9.1%。


      圖片

      收集接待家庭反饋 供圖/王怡了


      如果蟲草經濟的衰退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事實,那么,自然體驗能否有替代蟲草收入的可能呢?而不是讓當地牧民把所有的生計全部寄托在草原或者畜牧業上,進一步增加草地的壓力。

      而在收入分配上,在2018年,出現了有自然體驗者在一戶牧民家待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從而導致接待戶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比如最多的一戶達到64400元,而最少的一戶只有2200元。因此2019年,社區討論出了新的制度:包括自然體驗收入的55%上交給集體,用于生態保護和公共提留;以及一個自然體驗團最多只能在一個接待戶家里住一個星期,此后則順移到下一戶。因此,在2019年,示范戶之間的收入呈現了較為平均的分布,示范戶和非示范戶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得到了控制。


      圖片

      協助社區管理小組進行財務核算 供圖/劉馨濃

      圖片

      制圖/劉馨濃


      除此之外,如果自然體驗需要在生態保護上發揮作用,那么就要關注牧民對于自然資源使用方式的改變。在自然體驗開展兩年后,我們對示范戶以及普通的牧民做了一些訪談,希望可以回答,自然體驗的經濟收入,是否會帶來草場使用以及畜牧業的改變。

      在草地的使用上,在受訪的44戶非接待家庭中,不轉場的有5戶,占比11%;有34戶采用兩季輪牧的形式,占比77%;三季輪牧的家庭有5戶。而在21戶接待家庭中,不輪牧、兩季輪牧與三季輪牧的家庭占比分別為:9%,62%和29%。在2019年,部分接待家庭因為需要接待游客,所以選擇較早的搬回冬季牧場。

      在問及原因的時候,他們這樣回答:


      “以前村社有約定,統一在9月15日搬到冬草場。后來因為孩子上學,8月底開學,就提前搬了。從去年開始,我們8月初就搬回來了,主要是8、9月來自然體驗的人很多,考慮搬回來接待客人方便。同一個放牧小組的其他人為了公平,也跟著一起搬了?!?/em>


      而在畜牧業的發展上,從現有的訪談結果來看,接待家庭與非接待家庭對于減畜的意愿存在明顯區別。在接受訪問的26戶非接待家庭中,已主動減畜或未來三年內有減畜計劃的僅有1戶;但在14戶受訪的接待家庭中,有2戶已經進行過大規模減畜,另有2戶表示有計劃在未來三年內賣掉家中的大部分母牛和小牛。在非接待家庭中,表示目前尚無減畜計劃,但如有補貼愿意考慮的有9戶,占比34%,而在接待家庭中,持有這一意見的人數最多,比例高達50%;在受訪非接待家庭中,表示即便有補貼仍不愿減畜的有14戶,占比54%,相比較之下,接待家庭中這一群體占比僅為15%。


      圖片

      對非接待家庭的入戶訪談 供圖/劉馨濃


      這些調查還很基礎;但我們很希望進一步地來觀察,自然體驗作為一種新的生計方式,是否會影響牧民使用草場以及發展畜牧業的選擇;而這,才是牧民與自然之間互動的最重要載體。


      04 一場把自己作為方法的實驗

      其實,僅僅從項目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大貓谷實在有太多問題值得我們思索。對于社會公眾來說,自然體驗帶來了什么?對于當地社區而言,特許經營又意味著什么?公眾期待的是什么樣的自然體驗?社區需要的又是怎樣的特許經營?曾經有人評價說,相比起國家公園特許經營試點的探索經驗,大貓谷自然體驗提供的價值可能更多在于它所開啟的這一場社會實驗。

      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參與這場有關雪豹、有關自然保護的社會實驗,我們每個人都是方法,來評估和觀察,在這場充滿變革和挑戰的路途上,我們是否能夠保持住保護的那個初心,而不被外部裹挾著前行。


      圖片

      昂賽純凈的星空 攝影/董正一


      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繼續“我們是誰“的追問。當我們選擇大貓谷來開展這場社會實踐的時候,這些并沒有想好結果的干預,對當地的牧民來說是否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呢?“把自己作為方法”,就是希望通過回望自己,認識到我們所處的時代,分清楚自己和他人,進而更加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我們沒有想好,但我們愿意帶著這些視角,繼續前行。

      毋庸置疑,大貓谷的自然體驗,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不足。但作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下的一個很小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些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來嘗試回答,原住民將在這場宏大敘事中扮演如何的角色,他們能夠獲得什么,而又會失去什么。昂賽的故事,并不能解決這個時代復雜的發展與保護問題,但或許可以帶來一點點信心與希望,在幾乎不可逆的市場化以及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人與自然依然有可能,和諧共生。

      這或許是昂賽,能夠留給這個時代,最美好的東西。

    2. <strike id="7c4j8"></strike>

      <strike id="7c4j8"></strike>
      1. <center id="7c4j8"></center>
        极度性感美女被大鸡鸡捅的直娇喘网站